1、合理的烹调加工方法,能减少营养素的损失
如果烹调加工方法不合理,食物中的营养素就会缺乏,不能被人体利用,同样可以造成营养缺乏。食物烹调加工的目的是使食物具有令人愉快的感官性质,提高食品的消化率及对食物进行消毒。在达到上述目的的基础上,应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,即为合理烹调。
2、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
合理安排一日的餐次及两餐之间的间隔和每餐的数量、质量,不仅可以使进餐与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状况相适应,也可使进餐与消化吸收过程协调一致。膳食制度安排得适当,可以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。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,正常情况下,一般每日三餐比较合理, 两餐的问隔以4~6h为宜。各餐数量的分配要适合劳动需要和生理状况,较适宜的分配为:早警占全天总热能的25%~ 30%,午餐占全天总热能的40%,晚餐占全天总热能的30%~ 35%。
定时进餐,可以建立时间条件反射,到进餐时间,就会产生饥饿和食欲,分泌消化液,为进食后的消化吸收做好准备。定量更重要,吃饭不宜过饱,更不要暴饮暴食。
进餐的环境应整洁、优美、舒适,适当远离工作环境,同时餐厅要有良好的采光和充足的照明,以便使进食者能看清食物的外观,使进食者能够轻松愉快地专心进食。良好的进食环境可以促使进餐者大脑皮质兴奋,保持愉快的心情,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。
3、食物应感官性状良好,多样化,并能满足饱腹感
食物的色、香、味、外形等感官性状,可对人体条件产生刺激因素,形成条件反射,并决定食物中枢的兴奋或抑制过程,故应该要求饭菜色彩调和,香气扑鼻,滋味鲜美,同时也应不断调换食物品种和烹调方法,尽量做到多样化。这样就可以保持大脑皮质的适度兴奋,促进食欲,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
每餐饭菜应具有一定的容积,食后会产生饱腹感,但为了避免消化系统的过度负担,每餐食物容积也不能过大,恰好有饱的感觉较为适宜。另外,用膳时间应该和生活工作制度相配合。合适的膳食安排,科学的烹饪方法,能促进消化,引起食欲。同时要保证清洁卫生,防止食物被污染,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。